本次大展由國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,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、四川省文物局、成都市人民政府、成都市文物局、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,成都博物館策劃實施,全國20個省、直轄市,40個文博機構(gòu)鼎力相助,匯集珍品共220件,其中一級文物70件,是成都博物館建館以來水平最高、珍貴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覽。
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統(tǒng),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,是記錄、傳承錄中華文明的載體,是維系國家統(tǒng)一、促進民族融合的紐帶,更是承載中華文明奔騰不息的湯湯之水。在其使用過程中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思想、文化品格和審美情趣,是經(jīng)過歷史洗禮、歲月積淀的華夏民族之魂。
本次展覽以“源”“遠”“流”“長”四字構(gòu)建講述脈絡(luò),見字剖意,釋讀萃圖成字之“源”、文以載道之“遠”、福澤廣布之“流”、文脈綿延之“長”,漢字與中華文明相生相發(fā)、相互成就的歷史長卷,從這里徐徐展開。
本次展覽的故事,從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龜甲講起。走進序廳,仿佛穿過鴻蒙初開的時光隧道,來到了文明初萌的節(jié)點。序廳盡頭的賈湖刻符龜甲出土于賈湖遺址,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漢字源頭。該龜甲上的刻符形似一只眼睛,自此,文明在混沌之中睜開雙眼,先民智慧匯成漫天星斗,照耀中華文明的湯湯之水奔騰不息,綿延至今。
甲骨文在中國文字起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“惟殷先人,有冊有典”?!皾h字中國——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”用眾多的文物、圖片展示了商契文明、甲骨文文化。